卯时三刻的乾清宫笼罩在紫霭之中,三十六盏鎏金鹤形烛台在丹陛两侧依次点亮,将檐角蹲兽的琉璃眼珠照得炯炯发亮。皇帝朱翊钧斜倚在九龙金漆御座上,明黄缎面龙袍的袖口垂落,露出腕间那只传世的暖玉镯,镯身上用银丝嵌着的北斗七星在烛火下若隐若现。当司礼监掌印太监尖细的唱喏声穿透殿内缭绕的龙涎香,阶下突然跪满了身着正红命妇朝服的贵女,霞帔上蹙金绣的凤凰在金砖地面投下晃动的影。
"陛下明鉴!"镇国公府老夫人拄着龙头拐杖向前跪行三步,杖首镶嵌的鸽血红宝石撞在丹陛上发出清响,"苏相爷三朝元老,门生故吏遍天下,若真有结党之心,何至今日才被弹劾?"她身后的沈明姝适时举起一卷桑皮纸,素绢封面用"百鸟朝凤"绣法镶着七彩螺钿,在烛火下流转着虹彩。
"这是苏锦绣小姐连夜赶制的《百官行述》,"沈明姝的声音清朗,藕荷色妆花褙子的广袖拂过纸卷,露出里面用"双面三异绣"技法绣着的獬豸神兽,"上至六部尚书,下至州县主簿,每位官员的履历政绩、家风品行皆记录在册,"她用银簪挑开纸卷,桑皮纸上用不同色线标注的官员考评在烛光下显形,"若相府真有不臣之心,何必耗费心血整理这等忠君爱国的图册?"
皇帝的目光落在纸卷上吏部尚书王大人的评语处,那里用朱砂笔写着"清廉不足,结党有余",旁边还配着幅小像——王大人袖口缺珠的红珊瑚手串被绣得纤毫毕现。他想起三日前早朝时王大人刻意避开苏丞相的眼神,手指无意识着御座扶手上的蟠龙纹,龙首口中含着的夜明珠突然发出幽蓝的光。
"陛下,"皇后身着翟衣上前,十二章纹的深青祎衣拖曳在地,霞帔上的珍珠璎珞随着步履轻颤,"苏小姐曾为长公主寿宴献《瑶池献寿图》,那绣品上的凤凰能随光变色,满朝文武至今记忆犹新,"她将白玉茶盏递到皇帝手边,盏中碧螺春浮着的金箔恰好组成并蒂莲的形状,"如此才德兼备的女子,岂会与谋逆之事相关?"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掌印太监踉跄着冲入,乌纱帽上的展翅歪在一边:"启禀陛下!相府派人送来了《江山永固图》屏风,说......说为表忠心,特献御前!"
六十西名内侍合力推动鎏金屏风的声响在大殿内回荡,屏风上覆盖的明黄缎面被掀开的刹那,满堂响起抽气声。整座屏风用南海进贡的千年紫檀为框,十二扇屏面皆用金线绣着万里河山,从辽东雪原到南海诸岛,连绵的山脉用"盘金绣"技法,金线里混着赤金砂,在烛火下流淌着熔岩般的光。
"这是......"皇帝猛地起身,明黄龙袍扫过御座前的青铜香炉,炉中焚着的安息香被惊得火星西溅。他走到屏风前,指尖轻抚绣着关中平原的屏面,竟感到丝缎下传来微暖——那是用西域"暖玉粉"调和丝线的独特工艺。
更令人心惊的是,每座城池的城墙垛口处,都用极细的银丝绣着微小的"忠"字,成千上万个"忠"字组成暗藏的北斗七星阵,恰与皇帝腕间暖玉镯的纹样呼应。当他的手指停在绣着紫禁城的屏面时,突然发现琉璃瓦的戗脊处闪烁着珍珠光泽——那是用东海千年珍珠磨成的粉末,混着鲛人泪调和的色浆,在烛光下流转着月光般的晕彩。
"苏锦绣倒是有心。"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他想起昨日收到的密报,说波斯商会的密信里提到苏锦绣曾用绣品传递边关军情,此刻看着眼前这气势磅礴的屏风,心中的疑虑不禁淡了几分。
然而他突然话锋一转,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阶下的苏丞相:"不过燕王府与相府往来过密,终究是朝堂忌讳,"他指向屏风上燕云十六州的位置,那里的山脉走势被绣成并蒂莲的形状,"让苏锦绣明日辰时入宫一趟吧。"
殿内的龙涎香突然变得浓重,镇国公老夫人握着龙头拐杖的手指节发白,沈明姝悄悄捏碎了袖中藏着的荧光粉纸团——那是苏锦绣约定的信号,预示着皇帝的态度己出现转机。当贵妇们叩首谢恩退出乾清宫时,沈明姝回望那座《江山永固图》屏风,见紫禁城的绣像上空,竟用荧光粉绣着个极小的"绣"字,恰与苏锦绣腕间翡翠镯的暗纹遥相呼应。
暮春的晨雾渐渐散去,乾清宫的琉璃瓦在初阳下泛着金光。苏锦绣站在相府绣房窗前,听着春桃传来的宫中消息,手中的九孔银针突然刺破指尖。血珠滴在新绣的《凤穿牡丹图》上,竟化作一颗会流转的红宝石,恰如皇帝腕间那只暖玉镯的色泽。她知道,明日的入宫面圣,将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而她手中的绣针,早己在这江山锦绣中,绣好了迎接最终决战的,最锋利的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