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学堂设局

暮春的风卷着西跨院的海棠花瓣,扑在相府绣学堂的槅扇窗上。二十西架紫檀木绣绷在廊下一字排开,二十位世家小姐围坐其间,藕荷色的裙裾扫过青砖,惊起砖缝里的萤火虫。苏锦绣立在中央的花梨木大案前,手中银针穿过雪色贡缎时,带出的金线在阳光下泛着虹彩,恰似她腕间墨玉镯流转的光泽。

"各位姐姐看好了,"她手腕轻转,银针在缎面上走出一道弧线,"这'雨丝绣'的妙处,在于针脚要像春雨落荷般,看似零乱,实则暗含经纬。"话音未落,案上的《寒江独钓图》残片己显出孤舟的轮廓,渔翁蓑衣上的针脚细如牛毛,在风中竟似轻轻晃动。

沈明姝突然放下手中绣绷,石榴红软缎的广袖扫过案头的螺子黛,青黑色粉末溅在苏锦绣的绣样上。她望着对方腕间光洁的皮肤,想起三日前曲江诗会苏锦绣"病愈"的模样,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笑意:"苏小姐好雅兴,还有心思教我们针法?"

周围的贵女们顿时安静下来,数道目光齐刷刷落在苏锦绣身上。吏部尚书家的千金捏紧了手中团扇,扇面上新绣的并蒂莲被攥得发皱;镇国公府的庶女低头调整绣线,指尖却在暗暗掐算着什么。

"沈小姐何出此言?"苏锦绣用银簪挑去绣样上的螺子黛,动作轻得像拂过蛛网,"不过是些闺中雅趣罢了。"她抬眸望向沈明姝,凤眸里映着海棠花影,"倒是听闻沈小姐的陆家表哥,近日在江南得了批极品云锦?"

沈明姝瞳孔微缩,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想起三皇子昨日送来的密信,说苏锦绣的绣庄己断了货源,正是打压的好时机。"苏小姐消息倒是灵通,"她故作随意地转动腕间的翡翠镯子,"既然缺原料,不如我们帮您?我陆家表哥与江南织造局的管事......"

"那就却之不恭了。"苏锦绣突然打断她,银针在指尖灵活翻转,眨眼间便在素绢上绣出朵栩栩如生的海棠。那花瓣用了七种不同捻度的丝线,从胭脂红到蜜合色层层渐变,花蕊处竟用了苏锦绣独创的"颤针",轻轻一吹便微微颤动。

贵女们发出阵阵惊呼,有人忍不住凑近观看,却见海棠叶尖处用极细的银线勾出了露珠的形状,在阳光下闪着冷光。沈明姝望着那朵仿佛下一秒就会飘落的海棠,突然感到一阵寒意——这哪里是缺原料的模样?

"不过我也有个提议,"苏锦绣将绣好的素绢递给身旁的春桃,转身时月白罗裙的裙摆如莲花般铺展,裙角用银线密绣的千里江山图在移动中如水流淌,"我们不妨成立一个'锦绣阁',"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贵女,"各家拿出些人脉与货源共享,也好让京城的绣坊知道,我们世家闺秀并非只懂风花雪月。"

这话如投入湖心的石子,瞬间在贵女们中间激起涟漪。镇国公府的庶女率先开口:"苏小姐说得是!我家在蜀地有桑蚕庄子,正好可以提供蜀锦......"吏部尚书家的千金也不甘落后:"我外祖家在杭州开绣坊,能弄到最新的浙绣针法......"

沈明姝看着群情激昂的贵女们,突然感到一阵慌乱。她本想借机羞辱苏锦绣,却不想对方反将一军,竟要整合各家资源。就在这时,苏锦绣走到她面前,看似无意地将一个绣着缠枝莲的荷包塞进她手中。

"劳烦沈小姐带给令尊,"苏锦绣的声音压得极低,只有两人能听见,"有些关于西域商路的事......也该让朝堂上的人知道了。"她指尖在荷包上轻轻一按,沈明姝顿时感到里面硬物的形状——那是半枚刻着蟠龙纹的玉佩,正是太子密信上的火漆印模。

沈明姝猛地抬头,撞进苏锦绣含笑的凤眸。那双眼眸清澈如溪,却又深不见底,仿佛能看透她心中所有的算计。她想起三皇子曾说过,苏锦绣是块难啃的骨头,此刻才真正明白,这不仅仅是块骨头,更是一把藏在绣针后的利刃。

"锦绣阁"的提议最终在一片赞同声中通过。当贵女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如何分工时,沈明姝握着那个绣荷包,只觉得掌心一片冰凉。她看着苏锦绣站在海棠树下,月白的身影被阳光镀上金边,突然想起幼时母亲教她的话:"永远不要轻视一个能在针尖上做文章的女人。"

而此刻的苏锦绣,正微笑着接受众人的簇拥,心中却在盘算着另一盘棋。她知道,沈明姝定会将荷包交给其父沈丞相,而沈丞相与三皇子的微妙关系,将会让这半枚玉佩成为点燃朝堂纷争的引线。至于"锦绣阁",不过是她为太子准备的又一个陷阱——当各家资源汇聚之时,便是她收网之日。

西跨院的海棠还在盛开,花瓣落在苏锦绣的发间,宛如撒下的星子。她抬手拂去花瓣,指尖触到鬓边的墨玉簪,那冰凉的触感让她想起漕帮陆沉舟的青铜令牌。运河上的船队想必己经起航,而京城这场以绣针为刃的战争,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