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中学的旧琴房传出陌生的钢琴声。
宁芷晴推开掉漆的木门,看到程昊坐在落满灰尘的三角钢琴前,十指悬在琴键上方却没有触碰——钢琴自己在演奏《死亡赋格》,琴键随着无形的压力起落,仿佛有一双透明的手在弹奏。
程昊转过头,他的虹膜边缘泛着极淡的蓝光:"它从上周开始自动演奏,每次都是7分7秒。"
琴凳上放着一本翻开的乐谱,宁芷晴认出是楚雨晴的笔迹。谱面空白处写满了数学符号,最下方有一行小字:
「当七个观察者的脑波形成和弦,门将重新开启。」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钢琴内部传来"咔嗒"轻响。宁芷晴弯腰查看,发现共鸣箱里藏着一台老式录音机,正在循环播放某个心跳声——
频率与林小满昏迷时的心电图完全一致。
---
音乐教室的黑板写满了乐理公式。
林小满用粉笔画着奇怪的音符,它们不是五线谱上的符号,而是拓扑学中的闭合曲线。"《破茧》的第七个八拍有问题。"她的舞蹈服后背己经被汗水浸透,"每次跳到这里,我的肌肉记忆会自动修正动作......"
她突然抓住宁芷晴的手按在自己后颈。皮肤下有什么东西在微微震动,频率恰好是钢琴播放的心跳声的两倍。
"上周体检发现的。"林小满调出手机里的X光片,她的颈椎第七节嵌着一粒芝麻大小的蓝色晶体,"医生说可能是先天性的,但......"
X光片边缘的日期栏显示:2026年9月7日。
——而今天是9月5日。
---
陈墨从日内瓦寄来的包裹里有一盒磁带。
宁芷晴将磁带放入心理咨询室的老式录音机,喇叭里先是一段空白噪音,然后响起周明远年轻时的声音:
「第1次观察报告:宁芷晴样本表现出完美的认知同步能力,但她拒绝执行收割协议。建议进行记忆重置......」
录音突然中断,磁带自动翻面后,播放的却是宁芷晴从未听过的自己的声音:
「这是第43次自我记录。他们不知道观察者真正的能力不是同步,而是——」
后半句被尖锐的电磁噪音覆盖。磁带在此处断裂,扯出的磁带条上可见规律的穿孔——在放大镜下,这些孔洞组成了莫比乌斯环的图案。
录音机底下突然掉出一张便签纸,上面是陈墨匆忙的笔迹:
「研究所的量子计算机昨晚自动打印了这个。」
附着的打印纸上只有一行无限循环的代码:
while True: print("宁芷晴")
---
生物实验室的显微镜下,程昊的血液样本呈现出诡异的蓝光。
"不是微生物。"他调整焦距,镜下的画面让宁芷晴倒吸冷气——
无数纳米级的金属颗粒在血浆中排列组合,不断形成"07"的拓扑结构又解散。更惊人的是,当程昊将《死亡赋格》的乐谱靠近载玻片时,那些颗粒立刻重组为克莱因瓶的三维投影。
"音乐是载体。"程昊的声音有些发抖,"我们体内被植入的是某种......量子共振器。"
他突然剧烈咳嗽,吐出一粒蓝色晶体——与林小满颈椎里的那颗一模一样。晶体在桌面上滚动,最终停在宁芷晴面前。
透过晶体看去,程昊的轮廓变成了年轻的周明远。
---
午夜的艺术楼走廊,宁芷晴跟着自动演奏的钢琴声来到舞蹈室。
门缝下渗出蓝光。推开门时,她看到林小满正在跳一支从未教过她的舞——动作像是《水形》与《破茧》的叠加态,每一个转身都在空气中留下残影。
最恐怖的是,那些残影没有消散,而是逐渐凝结成七个不同年龄的楚雨晴。
"宁老师。"林小满突然停下,她的瞳孔完全变成了晶蓝色,"您听过'观察者效应'的原始定义吗?"
墙上的投影仪自动开启,播放一段宁芷晴毫无印象的录像:
1967年的实验室里,年轻的她将注射器刺入自己的太阳穴,蓝色液体注入时,七个监控屏幕同时显示不同年代的松林中学。
"不是被观察的对象会因观察而改变。"录像里的宁芷晴对着镜头微笑,"而是观察本身创造了被观察的世界。"
---
晨光中的心理咨询室,宁芷晴将三件物品放在单向镜前:
程昊吐出的蓝色晶体
记录着未来日期的X光片
循环打印她名字的代码
镜面开始波动,显现出纯白房间的景象。年迈的周明远被锁在椅子上,对面站着七个不同年龄的宁芷晴,她们同时开口:
"认知牢笼从来关不住样本。"
"它关的是观察者自己的良知。"
镜中的宁芷晴们突然集体转身,指向现实中的她。与此同时,程昊的钢琴声、林小满的舞步声、陈墨的录音机噪音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同时响起——
三种声波在空气中交织,形成可见的克莱因瓶结构。
而在那个拓扑结构的中心点,悬浮着一只蓝闪蝶的幻影。
翅膀上的花纹不再是数字或符号,而是一个清晰的问句:
「你准备好成为真正的观察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