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中学医务室的窗帘被风吹起,露出窗外扭曲的树影。宁芷晴坐在林小满病床旁,盯着女孩手腕上连接的脑电监测仪——屏幕上本该杂乱的波形,竟呈现出一种诡异的规律性,每隔7秒便重复一次完全相同的脉冲序列。
"就像被设定好的程序。"校医递过一份报告,"她的REM睡眠期脑活动是正常人的三倍,但身体代谢几乎停滞。"他指着体温数据,"32.1度,接近冷血动物的体温。"
宁芷晴翻开林小满的眼皮,虹膜上浮现出细小的蓝色纹路,如同电路板上的导电线。
病床旁的柜子上,放着一本崭新的日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用陌生的笔迹写着:
「第7天,认知同步率提升至99.2%。教授说,还差最后一步。」
——落款是楚雨晴。
---
档案室的灰尘在阳光下漂浮如微生物。
宁芷晴用副校长办公室偷来的钥匙打开最底层的抽屉,里面只有一份泛黄的病历,封面印着「松林疗养院特殊病例 - 07号」。
病历记载的是一个名叫周明远的12岁男孩,1980年因"极端反社会倾向"被强制收治。主治医师的评语令人毛骨悚然:
「患者表现出惊人的数学天赋与情感缺失,自称能看到'门后的世界'。经电击治疗后,他开始精确模仿医护人员的行为模式,包括笔迹与微表情。」
最后一页贴着张褪色的照片:瘦弱的男孩站在疗养院花园里,左手腕系着蓝色丝带,右手举着一只残缺的蝴蝶标本。照片背面写着:
「完美病人培育计划第一阶段成功。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男孩的眉眼,与现在的副校长有八分相似。
---
心理咨询室的单向镜映出宁芷晴苍白的脸。
陈墨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从程昊数学笔记上撕下的一页纸。"这不是普通的方程式。"他的指尖划过那些扭曲的符号,"这是描述高维空间拓扑结构的数学语言……理论上人类根本不可能构想出来。"
纸页边缘有一行小字:
「当第七个坐标点共振时,克莱因瓶将在现实世界形成。」
宁芷晴突然想起林小满病房里的脑电波图——那些重复的脉冲序列,恰好构成克莱因瓶在二维平面的投影。
"程昊在哪里?"
陈墨沉默地调出手机监控画面:凌晨三点,程昊独自站在旧校舍废墟中央,用鲜血在地面绘制着某种巨大而复杂的几何图形。而当他抬头时——
他的眼睛己经完全变成了幽蓝色。
---
午夜的值班室,宁芷晴破解了副校长电脑的二级密码。
屏幕亮起的瞬间,她看到了一个命名为「收割倒计时」的文件夹。里面是七段视频,按日期排列:
1983.6.7 - 一个女孩在舞蹈室镜前割腕,鲜血在镜面形成门形图案
1990.6.7 - 男生从楼顶坠落,尸体在地面摆出完美对称的十字
1997.6.7 - 实验室爆炸,七名学生化为灰烬,但黑板上公式完好无损
......
最新一段视频的标题是:「2025.6.7 - 最终同步(楚雨晴/林小满)」
视频只有3秒:林小满站在心理咨询室的单向镜前,镜子里的倒影却是楚雨晴的模样。
而右下角的时间戳显示——
这段视频拍摄于未来48小时后。
---
生物实验室的冷柜嗡嗡作响。
宁芷晴找到了程昊提到的"第七标本盒",里面不是蝴蝶,而是一排七个玻璃管,每个管内漂浮着人类大脑组织的切片。标签显示这些样本全部取自左颞叶,采集日期都是6月7日。
第七个管子是空的,标签上己经提前写好了名字:
「林小满 - 07号最终样本」
身后传来脚步声。宁芷晴转身,看到徐静站在门口,左手无名指的创可贴己经撕掉,露出下面青色的07烙印。
"你来得正好。"优等生微笑着举起针管,"教授需要最后一个对照组。"
针尖在灯光下泛着蓝光,液体中悬浮着无数纳米级的金属颗粒——正是程昊数学公式里描述的"认知共振介质"。
---
天光微亮时,宁芷晴在喷泉池边找到了神志不清的陈墨。
他的白衬衫沾满血迹,右手紧握着一把解剖刀,左手腕上刻着尚未结痂的数字:42
"我看到了门后的东西。"他机械地重复着,瞳孔收缩成针尖大小,"我们都是被回收的样本......"
宁芷晴掰开他的手掌,里面是一张被血浸透的照片:1983年的疗养院花园里,站着十二个戴金丝眼镜的周明远。
而照片背面用稚嫩的笔迹写着:
「认知牢笼第42次迭代实验,进度99.7%」
远处钟楼传来七声钟响。林小满的病房监控器突然响起尖锐的警报——她的脑电波与西十年前的楚雨晴在这一刻达到了100%同步。
心理咨询室的单向镜面上,缓缓浮现出一道门形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