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的阳光穿透棕榈叶,在“火铃号”炸串车的铁皮上跳跃。封瑶蹲在沙滩上,指尖着刚收到的“烟火护照”,300页纸页上盖满了世界各地公益摊主的硬币邮戳——非洲的火山石纹、北极的极光印、甚至南极洲的企鹅爪印,每一枚都嵌着细小的火铃标志。
“老婆,试试这个!”陈鸿燊的声音混着改装器械的轰鸣,他正站在三轮车顶,把最后一块防水帆布钉在车棚边缘,后颈的疤痕在汗水中泛着光,“老子给车胎装了气垫,既能在沙滩跑,也能蹚过浅海,比封氏的游艇靠谱多了。”
封瑶抬头,看见改装后的三轮车焕然一新:车斗加装了透明亚克力罩,内置自动调温炸炉;车顶的星空投影仪换成了斐济贝壳镶嵌的版本,随海风转动时会投射出全球公益摊位的坐标。最显眼的是车头挂着的硬币罐,罐口缀着300枚不同材质的硬币,每枚都刻着他们去过的地方。
“周伯发来消息,”她晃了晃手机,视频里的老管家正对着封氏大厦的监控比心,围裙下的消防徽章换成了“烟火护照签证官”的胸牌,“说封氏董事会通过决议,每年拨1%利润给‘火铃环球基金’,条件是我们得给每个董事寄炸串。”
陈鸿燊跳下车顶,顺手塞给她颗斐济水果糖:“那帮老古董终于懂了,”他的手指划过她手腕的烫伤,“炸串比财报有温度多了。”忽然想起什么,从工具箱摸出个小铁盒,里面是按环球航线排列的硬币,“老子给每段航程都刻了纪念币,斐济段是贝壳币,南极段是陨石币……”
午后,两人驾驶着改装后的三轮车驶入浅海,气垫轮胎激起的浪花中,硬币罐的投影在海面拼出“FIJI-2025”。封瑶望着车斗里的斐济木菠萝,突然想起母亲苏曼殊的话:“烟火气是会流动的,就像海水,能漫过所有边界。”
傍晚在珊瑚礁旁支摊时,封瑶发现硬币罐的感应系统突然启动,罐口的斐济币开始逆时针旋转——那是有新摊主加入的信号。果然,划着独木舟的本地少年靠近,掌心躺着枚刻着“珊瑚-01”的硬币:“阿婆说,这是火麒麟与小铃铛的船票。”
陈鸿燊笑着接过硬币,用斐济语说了句“谢谢”,转头对封瑶眨眨眼:“老子偷偷学了三个月,就为了听懂‘老板娘’怎么说。”他的围裙口袋里掉出张纸条,是今早写的改装清单,最后一行画着小火麒麟拉着三轮车,旁边标着“瑶瑶的专属航线”。
夜深时,两人躺在车棚顶看星空,投影仪将全球公益摊位的坐标连成火铃图案。封瑶摸着硬币罐上新增的“珊瑚-01”币,突然发现每枚硬币的刻痕都对应着陈鸿燊的某次守护:夜市的初遇是钢印,斐济的重逢是贝雕,现在的珊瑚币,是他趴在礁石上刻了整整一下午的礼物。
“知道为什么选斐济当起点吗?”陈鸿燊突然开口,声音轻得像海风,“这里的星空,和1998年火场的一样干净。”他握住她的手,让两人的疤痕在星光下相触,“当年在孤儿院,我总怕你忘了那个背你跑三条街的小胖子,现在才懂,只要烟火气在,记忆就永远热乎。”
硬币罐在身侧叮咚作响,封瑶望着海面倒映的火铃图案,忽然明白,所谓环球航线,从来不是地理意义的跨越,而是用硬币、炸串、伤疤编织的情感地图。当陈鸿燊的呼噜声混着海浪响起,她轻轻吻了吻他后颈的疤痕——那里,早己成为她的导航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