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 章 张角病逝

第二天,张辽、廖天、高顺等人又带领骑兵,往雁门关方向搜索,看看是否还有漏网之鱼。

为了相互照应,两队人马相隔不远,缓缓前行。

一路上,他们警惕地观察着西周,然而并没有看到一个胡人。不知不觉间,两队人一起来到了雁门关下。

只见雁门关一片狼藉,城门半掩着,城内空无一人。

曾经雄伟的关隘,如今满是战火的痕迹,地上散落着兵器、盔甲,还有一些未熄灭的灰烬。

看来胡人是都溜了,他们离开得匆忙,似乎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连这座战略要地都顾不上坚守。

时间回到三天前,跟着拓跋烈和拓跋宏一起前来的部落首领,见拓跋烈和拓跋宏被两个汉人将领击杀,顿时心生贪念。

他们脑子里想的都是拓跋烈和拓跋宏的大本营中的牛、羊、马、粮食和女人。他们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快点回去将两人的部落给吞并了。

而且他们也清楚,胡人守城并非强项,留下守雁门关只会白白损失族中勇士,还不如全部回去瓜分两个部落。

于是,并州地界的胡人便全部撤离并州,匆忙赶回草原,准备瓜分拓跋烈和拓跋宏的部落。

王彪所写的第二封捷报内容如下:“陛下圣鉴,太原县令廖二与雁门县令张骁,率麾下英勇战士,追至雁门关下。

胡人负隅顽抗,妄图凭借关隘抵挡我军。但我军将士士气高昂,毫不退缩。双方在此展开又一场大战,我军战士如猛虎下山,奋勇拼杀。

最终,我军再次获得大胜,击杀胡人 3269 人。此役,再次证明了我大汉军队的实力,胡人在我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同时,处理好的相应胡人头颅也被送回洛阳朝廷。

第三封捷报则如此描述:“陛下,太原县令廖二与雁门县令张骁,在雁门关下向胡人叫战。太原县令廖二,艺高人胆大,竟与此次作乱的胡人首领之一的拓跋烈斗将。二人在阵前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廖县令武艺精湛,战斗中抓住拓跋烈的破绽,一枪将其刺死。胡人见首领之一的拓跋烈战死,士气大跌。此时,雁门县令张骁与太原县令廖二,抓住战机,带领麾下战士们全力进攻雁门关。战斗中,雁门县令张骁勇猛无比,亲手击杀了此次作乱胡人的首领之一的拓跋宏。胡人首领被杀,顿时军心大乱,不少胡人弃关而逃。经过两位县令带领麾下战士奋力拼杀,最终成功夺下雁门关,并击杀胡人 4382 人。此役,我军大获全胜,雁门关重归大汉怀抱,边疆百姓得以安宁。”

同时,处理好的拓跋烈和拓跋宏以及其他胡人的头颅,也一并被送回洛阳朝廷。

与此同时,在五原郡,丁原在义子吕布的带领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薛兰、李丰、魏越等一众将领率近三千骑兵,如猛虎出山般,将所有在五原郡劫掠的胡人骑兵打得落花流水,一路赶出了并州,并成功收回了光禄关。

这光禄关与那闻名遐迩的雁门关一样,皆是古代边防的重要据点,它的收复,让并州的边防稳固了几分。

而在冀州广宗县,黄巾军的处境却愈发艰难。近二十万的黄巾军,每日光是吃饭就是个天大的难题。如今粮食己然捉襟见肘,再多的储备也经不住如此庞大的人口消耗。

无奈之下,广宗县的黄巾军如今一天只能吃两餐稀粥。长期的饥饿,使得不少黄巾军心中泛起了不满的情绪,队伍中隐隐有了躁动的迹象。

张角听闻广宗县粮食告急的消息,原本就因病孱弱的身体,仿佛又被重重地击了一拳,雪上加霜。广宗县没有了粮食,就如同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张角心中最后一丝幻想也彻底破灭。

当天晚上,在广宗县的营帐内,这位黄巾起义的首领,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病逝在了病榻之上。由于张燕和张灵尚未成亲,黄巾军便由张角的弟弟张梁接手带领。

另一边,廖天安排张辽等人驻守在雁门关,并负责训练骑兵,自己则带领高顺等战士返回太原县。在雁门郡与张骁告别后,经过几天的行军,他们终于抵达了太原县。

太原县的百姓得知廖县令带领麾下战士成功将作乱的胡人赶出了并州,还收复了雁门关,一个个都激动万分。天还未亮,他们便早早地来到城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翘首以盼,只为迎接廖县令等战士凯旋而归。

当廖天等人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中时,百姓们沸腾了。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又一阵激动的呼喊:“廖县令!廖县令!”那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所有人心中的喜悦都宣泄出来。

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中满是对廖天的感激与崇敬。有些百姓甚至喜极而泣,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

他们深知,廖县令一首都是为了太原县的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而奋斗着!

廖天看着热情洋溢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时,他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些百姓,身上黑黢黢的,就像是刚从煤矿里出来的工人一样。

廖天心中一震,这里可是并州太原,在现代不就是山西煤矿最多的地方吗?

他急忙来到那些身上满是黑乎乎污渍的百姓身边,伸手握住其中一个百姓的手,目光中满是关切,深情地问道:“老乡,你们这是搞的啥呀?怎么一身黑呼呼的。”

被廖天握住手的这个百姓,瞬间愣住了,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天呐!廖县令居然跟我握手了!廖县令竟然不嫌弃我身上这么脏!”他呆立在原地,一时之间竟忘了回应。

旁边同样浑身黢黑的一个百姓,见被廖县令握手的这人呆呆发懵,赶忙说道:“廖县令,我们是接了挖水塘的任务。听说今天您凯旋归来,我们就赶忙赶了回来。这黑呼呼的是挖到墨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