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前额叶谎言

陈雨桐将咖啡杯捏出裂痕。

屏幕上的fMRI静息态数据像一串猩红的诅咒——石泽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在无任务状态下,依然保持着21.4%的异常激活。这是大脑的"刹车系统",负责抑制冲动与道德判断,而正常人此刻应该像冬眠的灰熊般沉寂。

"他的神经突触在自发电信号。"脑科学组组长调出比对模型,"看这些高频伽马波,就像……"

"像有人在他脑子里装了永不停机的道德审查程序。"陈雨桐接话。她太熟悉这种波形了,七年前孤儿院火灾幸存者的脑扫描图上,也出现过类似的锯齿状尖峰。

核磁共振仪轰鸣声中,石泽躺在扫描舱内,观赏屏幕里孩童哭泣的视频。对照组志愿者的前脑岛与前扣带回亮成火炬——这是镜像神经元在模拟他人痛苦。而石泽的对应区域如同冻湖,却在右侧额下回迸发出诡异的蓝光。

"他在反向解析痛苦。"陈雨桐放大信号流,"普通人的共情是‘感同身受’,而他把情绪拆解成逻辑参数——就像破解WiFi密码。"

视频切换到虐待动物画面时,石泽的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mPFC)突然活跃。这个区域通常只在品尝美食或获得金钱奖励时激活。

"道德对他而言是……多巴胺刺激源?"实习生声音发颤。

陈雨桐调出囚徒困境游戏的脑成像记录。当石泽选择背叛盟友时,他的眶额叶皮层(OFC)血流速度激增40%,而正常人此处会因愧疚感出现代谢下降。

更惊人的是胼胝体信号——连接左右脑的神经桥梁在他决策瞬间呈现蜂巢状脉冲,与林深咨询室发现的六边形墨迹完全吻合。

"他的左右半球在玩量子纠缠。"工程师敲击热成像图,"左脑计算得失,右脑模拟对方反应,通过胼胝体进行超高速数据交换……这需要纳米级的髓鞘包裹神经纤维。"

陈雨桐突然想起孤儿院火灾当夜,石泽抚摸她烧伤的脖颈时说:"疼痛是最精妙的博弈论模型,要不要我教你神经抑制公式?"

实验室冷冻柜深处,躺着三枚浸泡在淡绿色溶液中的前额叶切片。标签显示它们来自"ASPD-X项目"的失败受试者,神经突触上附着着肉眼可见的银色颗粒。

"是CRISPR-Cas12d的纳米载体。"电镜照片显示,这些颗粒精准锚定在MAOA与T基因启动子区,"他们用基因剪刀剪掉了突触修剪机制,让前额叶皮层在成年后依然保持青春期的高可塑性。"

陈雨桐的太阳穴突突跳动。这种技术能让人永远"学习"道德规范,也意味着可以无限次重写良知程序。她颤抖着点开受试者名单,在23号档案里看到了自己童年照。

深夜,陈雨桐给自己注射了双倍剂量的神经抑制剂。脑机接口读取到的前额叶信号里,始终漂浮着一段加密的θ波频段。当她用林深留下的蜂巢密码破译时,幻觉如潮水涌来——

十二岁的石泽站在燃烧的实验室里,额头上贴着fMRI电极。"父亲,你还不明白吗?"他将手术刀抵住研究员脖颈,"当你能预测所有道德选择时,唯一自由的路径就是……"

刀锋没入血肉的瞬间,陈雨桐的默认模式网络(DMN)突然接管意识。她看到自己站在相同的位置,握着滴血的手术刀,而地上躺着瞳孔扩散的林深。

"你的δ波在说谎。"

石泽的声音从脑电监测仪喇叭传出时,陈雨桐正试图摘除植入耳蜗的微型接收器。三天前的手术记录显示,这个装置被伪装成中耳炎治疗仪安装在她体内。

"正常人在深度睡眠时,前额叶皮层δ波会覆盖全脑。"频谱图上,她的左侧额极区保持着清醒状态的β波节律,"你连做梦都在计算怎么杀我,多令人感动。"

陈雨桐砸碎显示屏,玻璃碎片里却折射出无数旋转的蜂巢图案。当她用镊子挑破耳后皮肤时,钻出的不是芯片,而是半只裹着神经突触的机械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