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信仰投行

铁肩 萱盈奕 2636 字 2025-05-14 17:04

第七十西章 信仰投行

省“信仰基金”评审会现场,某影视公司代表拍着策划案据理力争:“抗日神剧点击率高,能带动红色景区旅游,这不是社会价值?”林砚秋滑动平板电脑,调出青源县小学生的“红色认知调研”:“72%的孩子认为‘手撕鬼子’是真实历史。信仰基金要投的,是能在孩子心里种真种子的项目。”评审席上,老红军后代的一票否决票让会场鸦雀无声。

在红安县“AR长征”项目工地,林砚秋踩着泥泞查看虚拟雪山的搭建进度。技术人员展示“信仰步数”兑换系统:“游客每走1公里虚拟长征路,对应现实中为青源县捐1斤野葱种子。”他弯腰调整体感设备的红军草鞋模型:“要让鞋底的磨损感和当年一样真实,现在的年轻人,需要知道信仰的路有多难走。”

基金首投仪式上,当“信仰步数”实时大屏亮起时,某投资机构负责人凑近他:“你们这是把情怀包装成生意,高明。”林砚秋摇头:“不是包装,是还原。当年红军吃野葱走长征,现在人们用‘信仰步数’换野葱,本质是用今天的奋斗,致敬昨天的牺牲。”

江州的食品企业车间里,“信仰合规官”李大姐拦住正要下发的过期原料:“按规定,这批原料该销毁。”厂长拍桌怒吼:“你知道这损失多少钱?”李大姐掏出手机,打开“信仰基金”的区块链合约:“您看,违约条款里写着‘信仰值清零’,以后再也别想申请基金。”最终,原料被当众销毁,李大姐的“信仰值”飙升至全公司第一。

全省“信仰投行”培训会上,林砚秋展示青源县的基金使用账本:“每笔投资都要经过‘三堂会审’——村民代表看是否利民,技术专家看是否科学,老党员看是否‘红色纯粹’。”他点开某县“红军主题酒店”的否决记录,酒店设计中竟包含“首长套房”“特权服务”等违规内容,“信仰不是拿来摆谱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平等触摸的光。”

深夜的基金管理中心,监控屏突然报警——某县的“信仰基金”被挪用购买豪华轿车。林砚秋启动追溯程序,区块链显示资金最终流向某领导的个人账户,附带消费记录:“红军徽章造型金表,售价88888元。”他拨通省纪委书记电话:“信仰基金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动这笔钱,就是挖信仰的墙脚。”

在青源县的基金分红现场,赵桂花数着区块链账户里的分红款,笑得合不拢嘴:“俺们种葱也能拿基金分红,这比俺们村过年还热闹!”她身后的公示屏上,清晰列着每笔基金的投资去向和收益分配,村民们用指纹签收分红,数据实时上链不可篡改。

省府的信仰基金年度报告发布会上,一组数据震撼全场:基金投资的红色项目平均收益率达35%,远超传统文旅项目;带动全省23万农户增收,其中87%来自革命老区;更关键的是,接受基金扶持的企业,腐败案件发生率为零。林砚秋敲了敲报告封面的红军徽章:“当资本有了信仰,就能长出良心。”

返程途中,他收到儿子的消息:“爸,我用您的基金案例写了篇《信仰与资本的化学反应》,老师给了满分!”附来的作文里,儿子用野葱种子比喻信仰:“种子埋在土里时看不见,但给它阳光、水分和时间,就能长出整片森林。”

车窗外,红安县的AR长征项目己经试运行,虚拟红军队伍在真实山水间行进,游客们穿着智能草鞋,沿着区块链轨迹重走长征路。林砚秋知道,这些带着信仰温度的投资,正在把历史的红色,变成照亮未来的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