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民心如镜
临江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电子屏前,人群络绎不绝。市民们围着“改革支持率”实时数据看板,看着林砚秋的支持率从低谷时的32%飙升至98.7%,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分享。赵桂花踮脚指着屏幕,对李怀林老人说:“你看,俺们青源县的投票数比临江钢铁厂还多!”
“这叫民心所向。”老人笑着摸出民兵勋章,在阳光下晃了晃,“当年俺们跟着党走,靠的就是这面镜子——照见真心,照见公道。”
在“群众点单”政务APP的留言区,“给林市长的一封信”话题下汇聚了23万条留言。有人晒出红色电商助农的收益截图,有人上传孩子佩戴红军徽章参加升旗仪式的照片,最热门的一条视频里,某小企业主对着镜头举起订单合同:“多亏林市长的‘链长挂帅’,我们接到了跨国订单!”
“以前总觉得政府网站是摆设,”某年轻妈妈推着婴儿车说,“现在我每天都要点开‘民生首通车’,孩子打疫苗、老人办社保,手机上就能跟市长首接对话。”
林砚秋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后台实时更新的民意数据,忽然想起在拘留所里梦见的黑暗场景——如今那些阴霾正被这些闪烁的屏幕之光驱散。秘书小孙抱来一摞快递,里面有青源县的野葱酱、小学生的手绘贺卡,还有个匿名包裹里装着双绣着“为民请命”的鞋垫。
“最感人的是这个。”小孙点开一段视频:青源县的留守儿童们排成队,对着镜头奶声奶气地喊“林爸爸早点好起来”,身后的黑板上用粉笔写着“我们信你”。
下午的“群众监督哨”前,一位老工人颤巍巍地递上投诉信:“俺们厂的技改资金被挪用了……”林砚秋当场拨通企业负责人电话,看着手表计时:“限你一小时内把资金原路退回,否则我亲自带队去查账。”
当老人得知问题解决时,突然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五元钱:“这是俺孙子的压岁钱,非要让我给你买糖吃……”林砚秋眼眶一热,接过钱放进“监督哨”的透明捐款箱:“替我谢谢孩子,这钱咱们给青源县的小学买课外书。”
网络上,“清廉市长”表情包持续霸屏。00后设计师将他拒收红包的场景做成动态图,配文“达咩!”;程序员用代码生成“信仰滤镜”,用户上传照片后能自动添加红军徽章光影效果;甚至有说唱歌手创作了《红色清廉颂》,副歌部分反复吟唱:“民心是天,信仰是地,干干净净做人就是硬道理!”
深夜,林砚秋来到政务服务中心。空无一人的大厅里,“群众点单”APP的背景墙闪烁着万家灯火的图案。他摸出红军徽章,放在“市长信箱”投递口旁——徽章的影子与屏幕上的民心数据重叠,形成一道永不倾斜的中轴线。
手机震动,周明薇发来儿子的作文《我的市长爸爸》:“爸爸说,他的工作是让每个人都能在阳光下微笑。今天我在学校看见同学被欺负,勇敢地站出来说话,因为我知道,爸爸的胸前永远戴着一枚会发光的徽章。”
他笑了,回复:“儿子,真正的光芒不在徽章上,在你敢于说真话的眼睛里。这,才是爸爸最骄傲的‘政绩’。”
窗外,临江塔的LED屏循环播放着“民心如镜,照见初心”的标语。林砚秋知道,当政府的每一个决策都能在民心这面镜子里清晰映照,当老百姓的每一声诉求都能得到及时回应,这面镜子,就将成为临江最坚固的廉政长城。
而他,愿永远做这面镜子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