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党政联心
青源县党政联席会议室内,林砚秋将最新的卫星监测图像投在屏幕上,青河上游的蓝藻斑块像块恶心的墨渍,在碧绿的河水中格外刺眼。周明薇捏紧钢笔,在笔记本上重重写下“生态恐怖主义”西个字。
“检测结果出来了,”县环保局长的声音有些颤抖,“是人为投放的微囊藻种,剂量足以让青河水质在一周内恶化至劣Ⅴ类。”
“谁干的?”周明薇猛地抬头。
“监控显示,”林砚秋调出码头的录像,“三天前凌晨两点,青河集团物流车在青河支流卸货,司机戴着防毒面具。”他指向画面中一闪而过的工牌,“编号007,正是参与兵工厂突袭的雇佣兵之一。”
周明薇拍案而起:“这是赤裸裸的生态报复!”她抓起电话,“通知公安、环保、水务组成联合专案组,务必在24小时内控制所有涉案人员。”
散会后,林砚秋跟着周明薇走进她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幅书法作品:铁肩担道义,落款是“明薇父亲”。他注意到办公桌上摆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周明薇穿着迷彩服,站在抗洪大堤上,怀里抱着个婴儿。
“那年我十八,”她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抱着被洪水围困的孩子跑了十里路,后来孩子家人送了我这张照片。”她摸了摸相框,“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有些东西,比命还重要。”
林砚秋点点头,掏出赵志国的地图:“兵工厂地道的勘探有新进展,尽头首通青河上游的废弃矿洞,很可能是当年红军转移物资的路线。”
“青河集团想炸掉地道,淹毁兵工厂。”周明薇皱眉,“他们知道,地道里可能藏着更多罪证。”
深夜的青河大堤,林砚秋和周明薇带着专家组巡查蓝藻清除情况。月光下,工人们正在喷洒生物制剂,河水泛起细碎的银光。周明薇忽然指着远处:“看,那是北斗七星。”
他顺着她的手指望去,七颗星在夜空中排列成勺状,像极了红军洞中的油灯。
“我父亲常说,”她的声音放轻,“军人要像北斗星一样,永远知道方向。”
“党员也一样。”林砚秋说,“无论走到哪一步,都不能忘了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手机震动,小陈发来消息:涉案司机己抓获,供认受青河集团高管指使,下一步行动计划正在审讯中。
周明薇看完消息,转身面对青河,声音坚定:“明天召开全县生态大会,我要让所有人知道,破坏青河的人,就是青河的公敌。”
“需要我准备什么?”林砚秋问。
“准备盆清水,”她转头看他,眼中有星光闪烁,“我们要在会上做个‘清水实验’,让老百姓看看,青河的水有多干净,也让那些黑手看看,他们污染的,到底是什么。”
凌晨的县政府大楼,林砚秋在办公室调配“清水实验”用的试剂,周明薇则在起草讲话稿。他偶尔抬头,看见她对着电脑屏幕皱眉,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像在战场上发送电报的战士。
窗外,启明星升起,照亮青河水面。林砚秋摸出红军徽章,放在实验台上——徽章的倒影在清水中摇曳,与周明薇办公桌上的台灯光芒交相辉映。
他知道,这场生态危机只是青河集团的垂死挣扎,但只要他们党政齐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因为在他们身后,有历史的见证,有百姓的期待,更有像北斗星一样永恒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