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红色黎明
青源县人民法院外,人群如潮水般聚集。林砚秋穿着正装,胸前的党徽与红军徽章交相辉映,看着青河集团老板被法警押进法庭。赵桂花攥着孙子的手,举着写有“还我青山”的纸牌,身旁站着从全省各地赶来的退伍老兵,他们胸前的军功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庭审持续了一整天。当法官宣读青河集团非法采矿、行贿受贿、暴力拆迁等多项罪名成立时,法庭外爆发雷鸣般的掌声。林砚秋望向旁听席,看见苏明薇穿着白大褂坐在前排,冲他轻轻点头——她今天特意调了休,来见证这场正义的审判。
傍晚,林砚秋带着李怀林站在红军洞前,省党史研究院的专家们正在为新立的纪念碑揭幕。赵志国烈士的遗骸被郑重迁入烈士陵园,陪葬品是那枚历经八十年风雨的红军徽章,旁边放着林砚秋新写的挽联:“铁血铸忠魂,初心照后人”。
“老班长,”林砚秋扶着李怀林的肩膀,“以后这里就是红色教育基地,您要常来给孩子们讲课。”
“只要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就天天来。”老人望着纪念碑,眼神坚定如铁。
深夜的镇政府办公室,林砚秋铺开最新的红色旅游规划图。经过省里的专项拨款,红军洞将扩建为“沉浸式党史体验馆”,旁边修建退伍军人创业基地。小陈抱着一摞文件进来:“林书记,省电视台明天来拍纪录片,主题是‘军人书记的基层突围’。”
“拍老百姓吧,”林砚秋摇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石河镇。”他指了指窗外,镇便民中心的灯光还亮着,“去看看还有多少干部在加班,给他们泡杯浓茶。”
手机震动,苏明薇发来消息:“今天在医院听见两个护士聊天,说‘嫁人就嫁林书记这样的’。”
他笑了,回复:“那你可得看好我,别被抢走了。”
窗外,星星渐渐挂满夜空。林砚秋摸出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从乡镇到县城,我们打赢了两场仗,但真正的战役永远在路上——在老百姓的期待里,在历史的传承中,在每一个需要守护正义的瞬间。”
合上笔记本时,他看见封面内侧贴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刚入伍时的留影,肩章上的列兵军衔闪闪发亮,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现在的他早己褪去青涩,但眼中的光却从未熄灭。
凌晨,他悄悄回到家,苏明薇己经熟睡,床头放着温热的牛奶和一张纸条:“热了三次,再晚就喂猫了。”他喝完牛奶,轻手轻脚躺到床上,妻子下意识往他怀里靠了靠,嘴角带着安心的笑意。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交叠的手上。林砚秋闭上眼睛,听见远处传来民兵队的夜训声,还有偶尔驶过的汽车鸣笛——那是加班的干部们在巡查河堤。
他知道,这场关于信仰与担当的长征,永远不会有终点。但只要能守护住这万家灯火,能让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因为他是军人,是党员,是人民的公仆,更是——
一个永远不会辜负初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