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老张汽修"招牌像块生锈的怀表。子墨的白色实验车拐进巷口时,惊飞了檐角栖息的雨燕。她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发颤——这辆装载着量子云终端的改装车,即将彻底改变这个弥漫着机油味的空间。
"这是政府智慧城市升级试点工程。"她第17次重复着说辞,指尖划过中控屏上的审批文件。全息投影的电子印章悬浮在副驾驶座,映得那些斑驳的修车工具泛起幽蓝的光。
卷帘门哗啦升起的瞬间,十七双沾满油污的工装靴齐刷刷后退半步。只有大燚蹲在举升机旁,正用沾着巧克力酱的手指戳弄轮胎缝隙里的蜗牛。他抬头时的笑容让子墨想起实验室里突然亮起的示波器:"子墨姐姐的汽车会飞啦?"
机械臂安装过程像场精密的外科手术。当第一束AR投影光栅扫过东墙时,斑驳的"1998年度先进班组"锦旗突然化作数据流消散。陈师傅的喉结剧烈滚动,他珍藏了二十五年的泛黄奖状,此刻正被分解成像素尘埃。
"等等!"大燚突然扑向墙面。他扒开刚生成的虚拟车间界面,露出墙缝里蜷缩的铅笔画:那是只机械结构的蝴蝶,齿轮组成的翅膀上还标注着歪扭的日期——2013.6.1。子墨的瞳孔微微收缩,这个设计图竟暗合波粒二象性的最新数学模型。
"这是..."
"十三岁生日礼物。"大燚用袖口擦拭根本不存在的灰尘,"给小黑做的。"他指着墙角晒太阳的玳瑁猫,猫尾巴应景地扫过投影传感器,在虚拟车间里掀起一场数据风暴。
老师傅们的哄笑声中,子墨悄悄开启了光谱扫描仪。那些看似幼稚的线条里,涡轮叶片的角度精确到0.13度,正是量子发动机的理想参数。当她转头想问什么时,却发现大燚正踮着脚给机械臂"穿"毛线手套。
"夜里有霜。"他认真地把橙色毛线缠绕在合金手指上,像在给新生儿打包襁褓。王师傅的扳手当啷落地,在智能地板上激起一圈圈警示红光。老修理工弯腰去捡时,后腰别着的蓝印花布工具袋擦过AR投影,霎时在虚拟车间里复制出千万个古法扳手。
子墨的智能眼镜突然报警,神经突触建模系统监测到异常数据流。在她视界里,大燚周围漂浮着彩虹色的信息素,那些本该冰冷的机械臂正以0.7赫兹的频率颤动——恰似人类心脏跳动的余波。
"温度传感器显示设备过热?"助理工程师盯着突然飙升的曲线。子墨刚要查看,整个车间的AR投影突然开始坍缩。那只被遗忘在墙缝里的机械蝴蝶振翅而起,数据化的鳞粉在空气中划出克莱因瓶的拓扑结构。
大燚突然哼起走调的歌谣,那是子墨在实验室常听的量子民谣。机械蝴蝶应声悬停在他发梢,真实与虚幻的边界在此刻溶解。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时,所有设备奇迹般恢复平静,唯有大燚手腕上的儿童手表嘀嗒作响——表面印着褪色的恐龙战队图案。
"明天开始用电子工单。"子墨离开前又回头望了一眼。暮色中的大燚正在教机械臂玩翻花绳,暖黄灯光将他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串等待破解的摩尔斯电码。
巷口的梧桐树上,最后一片枯叶飘落在实验车顶。子墨没看见叶片背面细密的孔洞——那正是机械蝴蝶振翅的频率印记。三百米外的市政数据中心,某个尘封十年的儿童绘画数据库突然开始自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