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
  这些部队,都需要一定监督,没有自己直系的督导,苏霄也不会放心。
  做完这一切,苏霄看向剩余的幸存者。
  她当然没有残忍到把太子宫的所有人都诛杀殆尽。
  苏霄并没有妇人之仁,只不过她也没觉得必要,相比双手沾满鲜血,她更想用其他的办法折磨太子。
  比如。
  苏霄切换了鬼门的坐标,对着众人说道。
  “诸位,时间紧迫,大家赶紧通过鬼门离开,不久之后,大正的帝境就会降临,到时候大家十死无生!”
  苏霄开始动用三寸不烂之舌,同时全力释放妖言之力。
  这恐怖的蛊惑之力,瞬间就蛊惑这些修为都很一般的宫女太监。
  他们此刻完全深信太子和九尾有勾结!
  虽然他们觉得这不对,但此刻他们在苏霄的诱导下,只觉得自己已经和太子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
  不知道谁第一个行动,当有第一个人进入鬼门之后,第二个,第三个,微微颤颤的,越来越多的人跨入了鬼门。
  苏霄看着这些人都逐渐做出自己的决定,跨入鬼门,于是她笑的很开心,跟紫儿的没心没肺,也差不了多少了。
  这大礼包,太子一定,也很开心。

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王府,一双双无形的目光,注视着这座王府。
  这是皇权的争斗,帝尊们则作旁观,不予介入。
  这是大正的规则,也是王朝繁盛万年的根基。
  帝尊可以入局,但这个入局指的是借势,诸如顾倾城,得到了王天明的背书,因为有帝尊作为其后台,其气势一时无两。
  齐王府注定有一场大乱,这场大乱在帝尊们眼中并不是秘密,甚至说这场游戏,早已经持续了十几年。
  当原本毫无争议的太子陨落,新的太子的威望不足以威慑他的兄弟姐妹,甚至侄孙辈,那么这场大戏,注定是要开演的。
  无论是太子和齐王的交锋,亦或者城卫军的入场,这些,都是在游戏规则容忍之内的。
  哪怕是大正的禁卫军被调动,这也是被允许的。
  皇室更替,新皇若无法服众,必有腥风血雨,这是不可避免的。
  应该说,让这场惨烈的争斗,控制在帝尊们的棋局之中,这才是最为稳妥的做法。
  所以在众位帝尊眼中,齐王府的变故,反而是最佳的局面。
  这样的较量,不会波及到民生局面,因为快刀斩乱麻,外溢的混乱也有限,不会伤及大正的根本。
  至于朝堂的清洗和流血,这是无可避免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除非这臣有了超脱的力量,与皇平起平坐。
  不然终究要在这游戏之中,随波沉浮。
  只不过这次齐王府的局势发展,有些混乱。
  皇宫禁城之中,皇帝的内阁小团队,也聚在了一起。
  魏公,国师,军部王奎,以及太傅公输胜。
  这些大佬上一次聚在一起偷窥,额,是守望大正,还是在平步青云仪式之中。
  “太子这一手,倒是高明,以不设防的姿态让齐王得手一招,以此占据道德制高点,然后以雷霆之势反杀,事后公告天下,也可占据天下大义。只不过。”
  魏公摸摸自己的胡子,早已看穿了太子的套路。
  实际上也不难理解,齐王和太子之间,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齐王势弱,若不以出奇制胜,则根本就没有胜算。
  “只不过齐王也是足够狠辣,他花费大量代价,使用的不是剧毒而是天香散,天香散虽然有强烈的副作用,但副作用散去之后,却可以修复朝臣们一些积年旧伤,这些朝臣反倒会因祸得福,呵呵,太傅这次若是前去,或许也会得利一番。”
  国师带着点微笑,点评道。
  实际上房间内的几人,早已待在一起讨论了半天,主要是在讨论如何应对九尾之难。
  不过到了齐王寿宴开始,众位大佬的注意力,自然也就转到了齐王府之中。
  毕竟帝皇的换届,同样极为重要,而这次齐王寿宴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正下一届皇帝到底是谁。
  “一颗天香散,老夫还承担的起,没必要去蹭齐王的福利,不过齐王殿下这手段也是了得,为了避嫌,竟然连自己都不放过,当然也可能是演技,但这份心机,倒也需要肯定。”
  太傅公输胜看着房间中呈现的画面,画面之中明显显示着齐王也深中天香散的副作用。
  这样一来,太子的谋划就注定失败,因为这样一来,齐王也可以反咬一口,是太子一方投毒。
  以太子的财力和渠道,也足以购买到足量的天香散。
  只不过,终究还是太子技高一筹。
  “不过很可惜,齐王还是略输一筹,城卫军的介入,这一步极为高明,这个时候齐王若是反抗,则证明他并没有中天香散的副作用,那么道德就回到了太子身边。而齐王不反抗,则必输无疑,这样的话,虽然太子没有占据道义,但结局注定,他将获得全盘的胜利。当然老夫不以为齐王没有后手,接下来的发展,还得继续观望。”
  太傅分析了齐王府内的发展,然后他抬头看向了军部的统帅王奎。
  “王帅,老夫记得城卫军东营第三营的王沅,可是你王家子弟,难道这是你的指示?根据老夫家的情报,齐王才是一直在拉拢城卫军,但却不想……”,
  太阳底下无新事,齐王拉拢城卫军的动作,是瞒不了公输世家,这个经营大正无数年的家族。
  但就算是太傅,也料想不到,太子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的策反原本是齐王准备拉拢的城卫军。
  不过想到这支城卫军的统领将军是王家支系弟子,所以结果就有些不言自明了。
  王家是军部支柱,在大正军队之中拥有极高的威望,若是王家下场,那么别说城卫军东营第三营了,甚至动员整个城卫军都没问题。
  但另一方面, 王家是燕武皇帝的心腹,王家不可能撇开燕武皇帝的意志偷偷和太子接触。
  皇帝只是退位,不是仙逝,而燕武皇帝本身的成就,也注定了他就算退位之后,皇族内部扮演举重轻重的地位。
  所以王家不可能自己做出这个决定,一定是有谁在指示着他们。
  而到底是谁的指示,实际上也不言自明,在场诸位大佬,都心知肚明。
  燕武皇帝倾向于三儿子,这连他们都看的很明白了。
  而作为皇帝左右手的王奎,绝技不可能不懂。
  太傅看了一眼高座正椅,不发一言的皇帝。
  这位皇帝只是坐着,都就有着无可匹敌的威势,燕武皇帝的话语的确也不多,他更喜欢君临天下般,默默注视,在必要的时刻,做出决定性的选择。
  与皇帝共事近千年的诸位大佬,也都习惯了燕武皇帝的性格。
  他的才华和天赋也得到了众帝的认可,至于皇帝的这些手段,诸位帝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说到底是皇家事务,燕武皇帝的行为,也还在规则容许之内。
  只不过在场有个人,觉得自己比窦娥还怨。
  王奎一口的黄连味,他看了眼国师,还有诸位帝尊。
  这王沅的确是王家分支成员,但在庞大的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