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危机暗涌

铁肩 萱盈奕 2390 字 2025-05-14 17:04

第七十七章 危机暗涌

省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投诉电话被打爆时,林砚秋正在青源县调研野葱深加工项目。赵桂花举着手机,屏幕上显示她的野葱售价被平台自动压低30%:“俺们村的信仰葱咋比超市普通葱还便宜?”他立刻调取平台数据,发现37个红色标杆农户的商品都遭遇“大数据杀熟”,而标注“红色文化”的高价礼盒却享受流量扶持。

深夜的平台服务器机房,省网安团队的工程师指着代码惊呼:“他们在算法里埋了‘红色标签歧视’程序!”屏幕上,带有“红军”“信仰”等关键词的商品,都会触发隐蔽的降价机制。林砚秋拨通企业负责人电话:“明天上午十点,带着你们的‘红色礼盒’来省府会议室,记得带上区块链溯源码。”

次日,当企业负责人打开礼盒,里面的“红军徽章”竟是塑料制成,而标注“青源野葱”的酱料实际产自某三无工厂时,会议室里一片哗然。他拿起徽章,金属碰撞声中,省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出示检测报告:“锌含量超标5倍,这就是你们的‘信仰产品’?”

这场“红色商品造假案”引发全省专项整治,127家违规企业被列入“信仰黑名单”,电商平台被迫开放数据接口,接受“民间审计团”实时监督。在青源县的整改会上,他举起真正的红军徽章:“信仰不是流量密码,是要用生命守护的承诺。”

与此同时,某沿海市的经济指标考核会上,部分干部抱怨“红色治理拖后腿”:“抓信仰花了那么多精力,GDP增速掉到全省倒数!”林砚秋带着他们走进该市的信访局,墙上的“民心倒计时”显示:某拆迁项目的群众满意度己连续180天低于20%。“GDP是数字,民心是生命。”他翻开区块链民生账本,“你们算过吗?这个项目的维稳成本,己经吃掉了3年的GDP增长。”

在红安县的信仰与经济辩论会上,某学者振振有词:“效率优先才能发展,信仰应该让位于经济。”赵桂花突然站起来,从布袋里掏出区块链收入账本:“俺们村没要政府一分钱,靠信仰卖葱年收入破百万。你说信仰不能当饭吃,这账本上的数字是天上掉下来的?”全场掌声雷动中,学者尴尬地推了推眼镜。

危机背后,林砚秋意识到更深层的挑战:当数字技术成为新的权力工具,当增长焦虑掩盖信仰价值,红色治理随时可能偏离航向。他在全省干部大会上敲响警钟:“我们不是在搞形式主义的‘红色秀’,而是要构建‘信仰-民心-发展’的正循环。谁要是把信仰当幌子,老百姓就会让他没位子!”

午夜的省府大楼,他对着“信仰指数”波动曲线沉思。青源县的指数始终坚挺,而沿海某市的指数跌至警戒线以下。手机震动,收到赵桂花的消息:“林省长,俺们村给你留了最香的野葱,等你忙完来吃。”附来的照片里,村民们在田埂上摆出“信仰必胜”的字样,野葱叶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烁如星。

他知道,这场暗战远未结束,但只要青源县的野葱还在生长,只要老百姓的账本还在增厚,信仰的力量就永远有破土而出的勇气。就像区块链上的交易记录,每一次质疑与捍卫,都在为红色治理刻下更深的信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