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链长挂帅
临江市先进制造产业链联盟的成立大会上,林砚秋接过“链长”聘书时,台下响起了复杂的掌声——有期待,有质疑,更有观望。他环视会场,目光落在临江重工董事长紧绷的脸上,想起上周对方还在抱怨“产业链协同就是搞计划经济”。
“链长不是官衔,是责任。”他将聘书放在桌上,“今天起,我就是临江制造的‘大客服’,你们缺技术、缺订单、缺政策,都可以找我。”
首场链长办公会开得火药味十足。某轴承厂老板拍着桌子:“钢铁厂涨价太随意,我们根本没法安排生产!”钢铁厂厂长立刻反驳:“铁矿石价格翻倍,我们不涨就亏!”
“停。”林砚秋打开区块链溯源系统,“钢铁厂的铁矿石采购价、加工成本、轴承厂的订单量,这里面都有记录。”他调出数据对比,“钢铁厂利润率12%,轴承厂只有3%,这不合理。”
最终,在链长办公室的协调下,双方签署了“价格联动协议”:钢铁厂降价5%,换取轴承厂三年优先采购承诺。林砚秋趁热打铁:“明天起,产业链内交易全部使用‘红色链票’,金融机构见票即贷,解决你们的资金周转问题。”
为了打通产业链堵点,他带着团队蹲点机床厂三天三夜,发现制约产能的竟是某外资品牌的数控系统维修难。“自己干!”他拍板成立联合攻关小组,老技工、程序员、大学教授组成“跨代际战队”,在兵工厂遗址的“逆向研发实验室”里,对着老旧的数控系统图纸啃了整整一个月。
当临江自主研发的“赤卫一号”数控系统成功运行时,机床厂老师傅们抱头痛哭。林砚秋抚摸着控制台,上面贴着不知谁写的纸条:“当年能造地雷,现在就能造芯片!”
产业链协同带来的效益超出预期:纺织厂用钢铁厂的废旧钢材开发出“工业风”布艺饰品,机床厂用轴承厂的精密轴承升级了主轴精度,整个产业链的库存周转率提升了40%。在滨江公园的“链上成果展”上,市民们看着用废钢渣做成的艺术品,纷纷感叹:“原来钢铁和布料,还能这么玩!”
青河集团残余势力试图渗透产业链联盟,通过某中游企业投放不合格零件。林砚秋启动“链上追溯”机制,短短两小时就锁定问题源头,将涉事企业永久踢出联盟。“产业链不是菜市场,”他在联盟大会上强调,“我们要的是‘链上铁律’——质量不合格,一票否决;信誉有问题,终身禁入。”
深秋的临江江畔,产业链联盟成员们站在新落成的“链长林”前,每人种下一棵红枫树。林砚秋看着树苗在风中摇曳,想起青源县的“信仰林”——同样的树种,同样的初心,只是根系更深,枝叶更茂。
手机震动,周明薇发来消息:青源县的蔬菜产业链接入临江制造网,菜农能实时看到机床厂工人的蔬菜订单。红绿产业链联动,这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
他笑了,回复:产业链的尽头不是利润,是民生。当钢铁能护佑菜篮子,当机床能守护稻田,这链条才有温度。
暮色中,临江塔的LED屏亮起产业链协同指数,红色的曲线稳步上扬。林砚秋摸出红军徽章,别在“链长”工牌上——五星红芒与工业蓝相互映衬,像极了八十年前的赤卫队员与今天的产业工人,隔着历史长河,击掌相庆。
他知道,链长的责任,就是让每一个环节都闪耀信仰的光芒,让每一次协作都充满民生的温度。而这条产业链,终将成为临江制造的“钢铁长城”,抵御风雨,托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