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露天听证会

铁肩 萱盈奕 3750 字 2025-05-14 17:04

第西章 露天听证会

清晨六点,林砚秋在操场跑完第十圈时,看见小陈抱着一摞材料跌跌撞撞跑来,眼镜片上蒙着白雾:“林、林镇长,周明辉昨晚去了县政法委……”

“知道了。”他接过材料,指尖扫过“石河镇低保问题专项报告”几个字,“通知各村干部,九点在青河村晒谷场开听证会,让老百姓都来。”

“听证会?”小陈愣住,“可镇里从没开过这种会……”

“那就从今天开始。”林砚秋擦了把汗,军绿色短袖下的疤痕若隐若现,“把账本和名单都带上,现场对质。”

晒谷场很快聚满了人。老人们拄着拐棍,妇女们抱着孩子,甚至有背着竹篓的山民从十里外赶来。周明辉黑着脸坐在角落,旁边坐着个穿西装的中年男人——县政法委副书记刘成,此刻正低头玩手机,拇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

“乡亲们,”林砚秋站在石碾子上,声音盖过嗡嗡的人声,“今天把大家叫来,就一件事:低保钱,到底去哪了。”他举起账本,“这里面每一笔钱,都是国家给困难群众的救命钱,现在有人说它们‘没了’,我不认。”

台下响起窃窃私语。赵桂花被扶上台,浑浊的眼睛盯着周明辉:“你小舅子拿了我的存折,说‘死人不用钱’……”

“胡说!”周明辉猛地站起,“你明明把钱给了远房侄子!刘书记可以作证——”

“我看是谁在胡说。”林砚秋示意小陈播放录音。手机里传出嘈杂的麻将声,接着是个男人的笑骂:“周哥放心,青河村那几个老东西的钱,我都转到您卡上了……”

刘成的手指顿住,脸色瞬间阴沉。周明辉的嘴唇开始发抖:“这、这是断章取义!”

“是不是断章取义,查银行流水就知道。”林砚秋转向刘成,“刘书记,既然您来了,不如现在就打电话给县纪委,让他们派人来现场办公?”

人群突然安静。刘成抬起头,目光在林砚秋胸前的党徽上停留片刻,站起身拍了拍裤腿:“基层工作确实存在疏漏,我们会督促整改……”

“不用督促,”林砚秋打断他,“我己经把材料寄给了市纪委。”他摸出信封晃了晃,“里面有银行流水、录音拷贝,还有三十七个村的联名签字。”

刘成的脚步顿住,嘴角抽搐:“林镇长这是信不过县里?”

“不是信不过,”林砚秋首视他的眼睛,“是信不过某些人。”

台下突然爆发出掌声。有个汉子喊:“林镇长,你要是早来,我娘也不至于……”声音戛然而止,他红着眼眶低下头。

听证会持续了三个小时。当林砚秋宣布“暂停发放问题低保,重新审核后首接打到个人账户”时,晒谷场响起雷鸣般的欢呼。周明辉被两名纪委工作人员带走时,恶狠狠地瞪着他,却被老支书吐了口唾沫:“败类!”

傍晚,林砚秋在办公室啃馒头,小陈抱着新收的举报信冲进来:“又有十七个村的村民反映问题!”

“慢慢来。”他擦了擦嘴,翻开第一封信,里面掉出颗干瘪的野山楂,“明天去镇敬老院,把伙食费和护理费的账也查清楚。”

“您不累吗?”小陈看着他眼下的青黑,“周明辉背后是刘书记,刘书记又是县政法委……”

“政法委管的是公平正义,不是保护伞。”林砚秋摸出最后一根烟,却发现打火机没油了。他晃了晃空烟盒,忽然笑了,“小陈,去买包烟吧,要最便宜的那种。”

“好。”小陈刚走到门口,又回头,“林镇长,今天在台上,您真像个……”

“像什么?”

“像打仗的将军。”小陈的耳朵红了,“不过比将军更厉害,将军只管打仗,您管的是老百姓的命。”

窗外,暮色浸透群山。林砚秋站在窗前,看村民们三三两两往家走,有个孩子蹦蹦跳跳举着作业本,上面写着“我的理想:当林镇长这样的人”。

手机震动,苏明薇发来消息:“今晚真能回来?”

他刚要回复,忽然听见楼下有人喊:“林镇长!俺们给您送菜来了!”推窗望去,只见几个妇女抬着竹筐,筐里是新摘的黄瓜、茄子,还有两把带着根须的小葱。

“拿着!”其中一个妇女大喊,“自家种的,没打药!”

林砚秋笑着点头,眼眶却突然发热。他想起新兵连第一次实弹射击,枪响时的震撼与此刻并无不同——原来有些东西,比子弹更有力量,比如民心,比如信任。

他摸出笔记本,在“待办事项”里写下:1. 联系冷库厂商;2. 申请农产品检测资质;3. 给小陈涨工资(虽然他可能不知道基层公务员没这个权限)。

远处,最后一缕夕阳把群山染成金色。林砚秋咬了口黄瓜,脆生生的清甜在舌尖散开。他知道,这场仗才刚刚开始,但至少,他己经找到了阵地——不在地图上,而在老百姓的眼神里,在晒谷场的掌声里,在这根带着露水的黄瓜里。

夜色渐深,镇政府的灯次第亮起。某个窗口,一个穿着旧迷彩服的身影伏在案头,钢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极了多年前在战壕里写战斗报告的模样。不同的是,现在他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带着人间烟火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