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政坛地震

铁肩 萱盈奕 2880 字 2025-05-14 17:04

第三十一章 政坛地震

青源县政府大楼的走廊里,林砚秋握着保温杯的手突然顿住。手机屏幕上弹出的新闻标题刺得他眯起眼:青源县党政主官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照片里的县委书记和县长笑容僵硬,与三天前常委会上拍桌子反对生态考核的模样判若两人。

“林县长,”小陈举着文件夹跑过来,声音里带着颤音,“市委通知您下午主持县政府工作,还有……”年轻人压低声音,“省纪委的人正在清点前县长办公室的文件。”

“慌什么?”林砚秋转身看向窗外,石河镇方向的群山被春雨洗得发亮,红军洞的红旗在雾中若隐若现,“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他摸出西装内袋的红军徽章,指尖划过五角星——这枚徽章陪他经历过边境的枪林弹雨,也见过乡镇的基层硝烟,此刻正隔着布料贴着他的心脏,像块烧红的铁,烫得人清醒。

下午的干部大会上,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宣读任免决定时,台下交头接耳的声音此起彼伏。林砚秋注意到,县招商局王局长的脸色比平时白了三个度,青河集团驻县代表则频繁低头看手机,指尖在屏幕上快速跳动。

“林砚秋同志临危受命,主持县政府全面工作。”副部长话音未落,会场突然响起手机铃声——是王局长的手机,来电显示“青河集团总部”。

“抱歉……”王局长手忙脚乱地关机,额头沁出冷汗。

林砚秋不动声色地记下这个细节,接过话筒:“今天不讲话,只提一个要求:所有项目审批暂停,所有资金流向冻结。青河需要一场‘手术’,切掉烂肉,才能长出新骨。”

散会后,他径首走向前县长办公室。省纪委的同志正在装箱文件,保险柜敞开着,里面露出半截牛皮账本。

“林县长,”带队的纪委同志点头示意,“这里有份文件,可能需要你过目。”

那是本标着“生态基金”的账本,2023年7月15日有笔5000万支出,用途栏写着“特殊项目”,审批人是前县长。林砚秋皱眉:“青源县哪来的‘特殊项目’需要五千万生态基金?”

纪委同志压低声音:“初步判断,是青河集团以‘生态修复’名义套取资金,具体流向还在查。”

深夜的办公室,林砚秋独自坐在台灯下,翻开前县长的工作日志。7月14日的记录只有一行字:见青河集团老板,谈兵工厂合作。他心脏猛地一跳,想起赵志国日记里提到的“兵工厂密码”,下意识摸向抽屉——那里藏着他今天收到的神秘快递,泛黄笔记本上的“赵志国”三个字在黑暗中仿佛会发光。

手机突然震动,是苏明薇发来视频。儿子举着幼儿园手工课做的“县长爸爸”人偶,用稚嫩的声音说:“爸爸加油!老师说你是 superhero(超级英雄)!”

他笑了,眼眶却有些发酸。视频背景里,自家窗台上摆着赵桂花送的野葱,叶子绿油油的,像极了石河镇的春天。

凌晨三点,林砚秋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小陈举着平板电脑,屏幕上是青河集团官网的最新公告:关于青源县投资环境恶化的严正声明。配图是前县长与青河集团老板的合影,配文暗示“青源县新任领导破坏营商环境”。

“他们这是在试探。”林砚秋披上外套,“通知宣传部,准备新闻发布会。就说——”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办公桌上的红军徽章上,“青源县的营商环境,容得下守法企业的金山银山,容不下违法资本的半粒沙子。”

窗外,雨越下越大。林砚秋站在窗前,看着政府大楼前的国旗在风雨中猎猎作响。他知道,这场政坛地震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身后有无数双眼睛,那些石河镇的村民、退伍的老兵、戴着红袖章的护林员,都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他摸出手机,给市委书记发了条消息:请组织放心,青河的红色江山,我守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