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生态保卫战

铁肩 萱盈奕 3108 字 2025-05-14 17:04

第二十章 生态保卫战

石河镇的冬天来得格外早,林砚秋裹紧军大衣,看着县林业局送来的“经济林改造方案”,指尖在“砍伐500亩公益林”的条款上划出深深的折痕。窗外,雪粒打在玻璃上沙沙作响,远处的“老兵纪念林”在风雪中倔强地挺着头,每棵树上都挂着退伍军人的名字——李怀林、赵志国、还有他自己。

“林书记,”林业站站长搓着手解释,“这是县里的指标,核桃林每亩年收益比公益林高十倍……”

“高十倍?”林砚秋打断他,“那你知道这片公益林每年固碳多少吨?涵养水源多少立方?”他翻开省生态环境厅的监测报告,“去年的暴雨,要不是这片林子,青河村早被泥石流淹了。”

站长哑口无言,低头盯着自己的皮鞋尖。林砚秋站起身,披上军大衣:“走,去林地看看。”

雪地踩上去咯吱作响,林砚秋带着护林员们沿着防火道巡查,忽然听见前方传来伐木声。他快步跑过去,只见三棵百年栎树己经倒下,树干上贴着红旅集团的“改造标识”。

“谁让你们砍的?”他怒吼着推开电锯手。

“红旅集团说有批文……”

“放屁!”林砚秋夺过对方的工作证,“现在立刻停工,把砍树的人都带到镇政府接受调查。”

当天下午,镇政府门口聚满了扛着锄头的村民,赵桂花举着写有“护林如护命”的木牌,李怀林带着民兵队抬来退役的高射炮模型——那是他托战友从废品站淘来的,炮口首指红旅集团的施工方向。

“林书记,俺们跟你一起守林子!”

林砚秋站在台阶上,看着雪光映着村民们通红的脸,忽然想起部队的誓师大会。他摸出红军徽章,别在最外层的大衣上:“当年红军在这儿打鬼子,靠的是老百姓护着;现在咱们护林子,靠的是啥?”

“靠民心!”李怀林带头喊。

“对,靠民心!”林砚秋展开省生态环境厅的文件,“我己经申请了生态政绩考核试点,以后砍一棵树,比盖一栋楼还难!”

红旅集团的老板当晚就找到林砚秋,西装革履上沾着雪粒:“林书记,咱们坐下来谈谈……”

“没什么好谈的。”林砚秋指着窗外的“老兵纪念林”,“你看那些树,每一棵都有故事。李怀林班长的树,当年救过三个迷路的孩子;赵志国烈士的树,曾为伤员遮过弹雨……”

“可这是商业社会……”

“商业社会也不能没有底线!”林砚秋拍了拍桌子,震得茶杯里的雪水晃出杯沿,“你要是敢再动一棵树,我就把你钉在生态破坏的耻辱柱上,让全县老百姓都看看,什么叫吃相难看!”

深夜,林砚秋在办公室起草《石河镇生态保护条例》,忽然接到省生态环境厅的电话:“我们收到卫星遥感数据,青源县存在大规模公益林砍伐迹象……”

“是石河镇的事,我己经控制住了。”他顿了顿,“不过有个情况要汇报……”

挂了电话,他望向窗外,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给“老兵纪念林”镀上一层银边。手机震动,苏明薇发来儿子的语音:“爸爸,老师说你是守护大树的英雄!”

他笑了,回复:“爸爸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默默扎根的树,还有守着树的人。”

凌晨,条例草案终于完成,最后一条写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镇域内树龄超过百年的树木,违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林砚秋摸出刻刀,在办公桌上的台历背面刻下“守土有责”西个字——这是他当年在边境哨所的标语,现在成了他在石河镇的誓言。

雪后的黎明格外清亮,林砚秋带着护林员们给每棵古树挂上电子身份牌,李怀林的木牌上写着:“退伍军人李怀林,守护此树,至死方休。”老人摸着木牌笑了:“当年在战场上,我守的是阵地;现在守树,一样光荣。”

远处,红旅集团的施工队正在撤离,卡车轮胎在雪地上留下两道苍白的痕迹,很快被新落的雪花覆盖。林砚秋知道,这场生态保卫战暂时赢了,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不过没关系,只要有这些把树当亲人的老百姓,有这些退伍不褪色的老兵,他就有信心打赢每一场硬仗。

因为他始终相信,绿水青山,就是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