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缘分啊!沈卫东又见到小曼了,

沈卫东在老知青白杨身上看到了与三叔一样的无奈和疲惫,但白杨的神情却始终坚定,仿佛对未来总有一丝期待。性格温良的程志强是苏省人,他在棒槌沟大队己经待了三年。

与面冷心热的白杨不同,他对新来的知青们热情十足,无论谁有问题,他都会主动帮忙。

程志强忙活了一上午,到了中午,吴琳开始准备做饭。

程志强叫来新来的男知青,教他们如何生炉子烧火。

吴琳做饭时,王锦花从屋里出来,主动过来帮忙。王锦花虽然会做饭,但不会用东北的大锅。

吴琳一边做饭,一边耐心地讲解。

饭做好后,王锦花说她己经学得差不多了,晚饭再跟一遍,明天就可以自己做饭了。

王锦花更懂人情世故,也很会说话。

一顿饭的工夫,她和吴琳己经不再用“同志”称呼彼此了。

吴琳长得漂亮,个子高挑,做事爽利,和程志强一样,在这里待了三年。

她也是东北人,来自最东北的黑省哈市。

她很喜欢王锦花这个可爱的妹子,两人做好饭,招呼男知青把炕上桌子放好,然后端着做好的饭菜放到桌子上。

午饭是土豆炖豆角和大饼子锅贴,这是鲁省来的六个新知青在知青点吃的第一顿饭,都吃得特别香。

吃饭时,吴琳说:“东北和鲁省不一样,一入秋,青菜就吃不了几天了。现在己经是十月份,再过十来天就要下雪了,以后能吃的菜就只有白菜和土豆了。”她看了看几位新知青,接着说,“咱们后院有块菜地,这些都是我们三个人和上个月返城的两个知青种的。豆角吃得差不多了,地里还有土豆和白菜,这两天就得刨土豆、砍白菜了。”

白杨等吴琳说完,放下筷子说:“我们上午为了迎接你们没去上工,吃完饭得赶紧去。现在正是秋收的时候,一天都耽误不得。你们刚来,今天不用上工,但从明天早上开始,就得跟我们一起上工了。”新知青们纷纷点头,“知道了。”

沈卫东答应完,想了想,看向白杨问道:“白哥,咱们大队里有没有卫生所?”

还没等白杨说话,程志强抢着问沈卫东:“大队怎么会有卫生所呢,就一个赤脚医生赵老歪,小沈,你生病了?”

沈卫东忙摇头,“不是生病,是俺头上有缝针的伤口,现在到了拆线的时候了。”

他说完,把头上一首戴的帽子摘下来,让他们看自己头上的纱布。

几人看完,程志强说:“不知道赵老歪会不会拆线,一会上工你跟我们一起走,我告诉你赵老歪家在哪,你自己过去就行了。他要是拆不了,你就赶紧去公社卫生所,时间长了线长肉里再拆线可就遭罪了。”

沈卫东戴上帽子说:“行,那我就先过去问问吧。”

吃完饭,王锦花拉着林晓霞收拾桌子刷碗,沈卫东跟着三个扛着工具的老知青走了。

走出知青点,程志强指着大队部下面小桥旁的几户土坯房子。

“小沈,过了小桥第三户就是赵老歪家,他不用上工,现在应该在家呢。我们不进村,走这条道去上山的地里干活,你自己过去吧。”

沈卫东答应一声,跟三人告辞就往村里走去。

去村里的路上,沈卫东没看到一个村民。

过了小桥,按照程志强说的第三户人家,他敲了半天院门,院里的屋子里也没人出来。

他用手推了推门,门在里面插上了。

沈卫东又拍了拍门,仍不见屋里人出来。

公社卫生所?公社离棒槌沟大队太远了,坐马车来的时候还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走着去来回还不得要两三个小时?

沈卫东正犹豫去不去的时候,听见有人喊他“小沈”。

他回头一看,是他在火车上认识的杨耀奎,高兴地连忙打招呼道:“杨叔,你是这个大队的?”

杨耀奎笑呵呵地答道:“是啊,呵呵,你这是分到棒槌沟了,看来咱们真的是有缘分。”

沈卫东也觉得跟杨耀奎真的很有缘分,忙点头说:“是啊,杨叔。”

杨耀奎问沈卫东找赵老歪有什么事,沈卫东便把头上缝针的伤口的事告诉了他。

杨耀奎看了看赵老歪家紧闭的院门,小声对沈卫东说:“小沈啊,这老登瓜,他在屋里也不会出来开门的。走,跟我回家。不就是根线吗?只要你不怕疼,叔给你,抹点紫药水就行。”

沈卫东听杨耀奎说得这么轻松,高兴地说:“行啊,叔,谢谢你!俺不怕疼,缝针的时候都没打麻药呢。”听沈卫东这么一说,杨耀奎拉着他的胳膊,笑呵呵地说:“你不怕疼就行,走,去叔家里。”

沈卫东跟着杨耀奎往他家走去,心情格外舒畅。

杨耀奎家在小河边,他家的房子虽然也是土坯房盖的,但看起来比别家的高大许多,院子也宽敞。

三间房子,里里外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显得格外整洁。

小曼在家里,看到父亲领着沈卫东回来,惊喜地问沈卫东:“小沈!你分到我们村了?”

沈卫东看到漂亮的小曼,心情更好了,看着她点头,“是的,叔说咱们有缘分,俺觉得也是。”

杨耀奎饶有深意地看着一脸欣喜的女儿,站在一旁呵呵地笑着,眼神里透着几分欣慰和满意。

他似乎看出了女儿的心思,而他自己也挺喜欢这个小伙子。

尽管沈卫东的脸被揍得青肿,但依然能看出他是个帅气的小伙子。

杨耀奎心里琢磨着:这小伙子挺配得上他闺女的,得找时间好好跟沈卫东谈谈。

小曼热情地把沈卫东让进里屋。当得知父亲领沈卫东回家是为了帮他拆头上的伤口缝线时,她惊讶地看着父亲,问道:“爸!你要给小沈拆线,你又不是大夫,咋那么虎呢?”

“老子怎么就虎了?不就是拆根线吗?只要小沈不怕疼就行。你不懂,一会儿你在一旁看着就行了。”杨耀奎语气笃定,显得信心满满。

沈卫东这时才意识到杨耀奎并不会拆线,但他也觉得,无非是从肉里抽出一根线,小曼在一旁看着,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他豁出去了,说道:“没事,俺不怕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