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帝王之术

李丽质杏眼圆睁,眸中盛满疑惑,直直地盯着叶逍遥。

“动动手的事情?”

她下意识地喃喃自语,睫毛轻颤间,满是探寻的意味。

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个疑问在她心头盘旋,可无论她如何打量眼前的叶逍遥,对方始终保持着神秘的微笑,闭口不言。

一旁的小兕子却丝毫没察觉大人间的暗流涌动,粉雕玉琢的小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正欢快地在柔软的沙发上蹦蹦跳跳。

身上的裙摆随着她的动作上下翻飞,宛如一朵盛开的小花。

“喜羊羊又跑啦!”

小兕子清脆的童音在房间里回荡,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灰太狼又飞走啦!”

她一边喊着,一边挥舞着小手,活像一只快乐的小鸟。

叶逍遥与李丽质相视一眼,眼底皆是无奈,轻轻摇了摇头,眉眼间却藏着一丝宠溺。

……

三日后。

大唐。

晨光刺破薄雾,将太极殿的琉璃瓦染成金红。

檐角垂落的铜铃在穿堂风中叮咚作响,与阶下列队的金甲武士的甲胄轻碰声交织成韵。

李世民端坐在蟠龙金柱环绕的御座上,玄色龙袍上的金线绣纹随着他的呼吸微微起伏,冕旒下的面容凝重如霜。

“陇右道地动如虎噬,哀鸿遍野,朕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他抬手摘下冕旒,任由十二串玉珠垂落肩头,露出眼中血丝。

“内库虽空,然朕愿自掏私帑白银一万两,为受灾百姓煮粥建舍!”

声如洪钟,震得殿内沉香袅袅的铜炉都微微震颤。

殿外忽起一阵罡风,卷着沙尘扑在雕花窗棂上,发出簌簌声响。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见状,互相的对视了一眼。

该说不说,陛下装的真像。

那样子,真的像是因为陇右道的事情,弄的心情烦恼,夜不能寐。

长孙无忌轻轻对房玄龄点了一个头,随后撩起玄色广袖,蟒纹玉带撞出清越之声,他三步并作两步上前,额头几乎要触到青砖地面:

“陛下以天子之躯,行菩萨心肠!”

“此等仁德,臣等粉身难报!”

说罢,他腰间玉佩突然坠地,清脆的碎裂声在死寂的殿内格外刺耳,惊得阶下史官手中狼毫一抖。

房玄龄抚着银须缓步而出,苍劲的手指在袖中微微发抖:

“臣愿捐俸银五千两,为陛下分忧。”

他身后,程咬金铜铃般的嗓门跟着炸开:

“俺老程虽粗人一个,也愿捐三千两!”

震得头顶藻井的彩绘飞龙都似在晃动。

就在众臣此起彼伏的响应声中,魏征的皂靴踏过满地碎玉,发出刺耳的声响。

他官服补丁上的针脚在晨光中格外刺眼,腰间革带竟用麻绳胡乱系着。

“臣......”

他喉结滚动,声音沙哑如砂纸磨过青砖,

“愿捐五百两!”

殿内骤然死寂,唯有檐角铜铃仍在叮当作响。

长孙无忌手中笏板“当啷”落地,惊飞了梁间栖着的白鸽。

房玄龄扶着立柱的手青筋暴起,仿佛要将千年古木攥出指印。

李世民霍然起身,冕旒重重甩在龙椅扶手上,发出一串脆响:

“魏爱卿!”

“你家徒四壁,何苦......”

“陛下!”

魏征猛地扯开官服,露出内里打着补丁的单衣。

“您昨日还在御书房啃冷硬的炊饼批阅奏折,内库所剩几何,满朝皆知!”

“臣虽清贫,尚有半间老宅可卖!”

他脖颈青筋暴起,眼中血丝密布。

“若能换陇右道百姓一口热粥,臣纵是赤身上朝,又有何妨!”

风突然灌进大殿,将案上奏折卷得漫天飞舞。

李世民望着魏征脚下露出棉絮的破靴,喉间涌上酸涩。

望着魏征梗着脖子坚持捐银的模样,李世民眼眶泛红,喉间似有哽咽。

可袖中紧握的玉扳指却硌得掌心发疼,提醒着这场戏还得继续。

他垂眸掩住眼底转瞬即逝的笑意。

三日前与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在御书房密谈的场景犹在眼前,几人拍案定计时,连素来严肃的魏征都憋笑憋得涨红了脸。

这场苦肉计,本就是要以天子啃冷饼、谏臣卖府邸的戏码,逼得满朝文武不得不解囊相助。

“捐多捐少,全凭诸位爱卿心意。”

李世民抬手虚扶,玄色龙袍上的金线蟒纹在烛火下流转。

“纵是不捐,朕也绝不怪罪。”

可这话落在官员耳中,却比明着索要更令人心惊。

哪个敢当这铁公鸡?

且不说天子威压,单是长安街头巷尾的悠悠众口,便能将人唾沫星子淹死。

随着长孙无忌的笏板轻轻叩地,殿内此起彼伏报出捐银数额。

从武臣们豪爽的万两,到文官们斟酌的千两,甚至有五品小吏咬着牙报出三百两,声线都带着发颤。

李世民不住颔首,眼角适时泛起泪光:

“卿等皆是社稷栋梁!”

待众人声歇,长孙无忌捧着象牙算盘退至丹墀角落,噼啪作响的算珠声里,李世民忽然起身,冕旒晃动间,声音掷地有声:

“朕决定在陇右道立功德碑!”

“将诸位爱卿的善举刻于青石之上,流芳百世!”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那些原本咬着牙捐银的官员,眼底忽现光亮。

就连素来淡泊名利的老臣,也不自觉挺直了腰板。

李世民扫视群臣,嘴角勾起不易察觉的弧度。

这正是前日与叶逍遥夜谈时,叶逍遥想出来的方法。

“无论捐银多少,皆可留名!”

他抬手遥遥指向殿外苍穹。

“让后世子孙皆知,贞观年间,有这般心系苍生的肱股之臣!”

晨光穿透雕花窗棂,将他周身镀上一层金芒,恍惚间倒叫人分不清,这究竟是帝王的算计,还是明君的赤诚。

李世民要立功德碑,让不少文武百官,又纷纷改了口。

原本捐五百两银子的,现在要捐两千两。

捐两千两的,要捐五千两。

五千两的要捐一万两。

李世民看着他们这些改口,心里对叶逍遥的敬佩之情,又高了几分。

仙人说的没错。

随便给一个毫无作用的名头,便能驱动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