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馈迷局

晨曦透过雕花的窗棂,宛如缕缕金丝,轻柔地洒落在主院那张古朴的檀木桌上。柳氏坐在桌前,望着眼前那堆得如小山般的账本,不禁愁眉苦脸。她的指尖在泛黄的宣纸上反复,眼神中满是无奈与疲惫。“这些数字,我翻来覆去地算,却总是算不明白。昨儿三姨娘还在我耳边唠叨,说我苛待庶务,这内宅之事,实在是让人头疼啊……”柳氏轻声叹息,话语中透着深深的无奈。

“母亲且放宽心。”苏锦绣从丫鬟手中接过精致的茶盏,那青瓷杯沿上,袅袅白雾升腾而起,宛如轻纱般曼妙。她轻轻将茶盏放在母亲面前,神色从容地说道,“女儿自幼便跟着您学管家,这些门道,女儿最清楚不过了。母亲操劳多年,也该让女儿为您分担分担了。”说着,她不着痕迹地瞥向立在门边的周嬷嬷。周嬷嬷,正是那日被发卖出去,却又莫名折返的老仆。苏锦绣心中对她的再次出现本就存疑,此刻更是多了几分警惕。

苏锦绣缓缓翻开账本,目光如炬,在密密麻麻的字迹间快速扫视。突然,她的指尖一顿,眼神瞬间定格在绸缎庄的月银支出栏上。“湘绣坊”这个名目在其中出现得格外频繁,可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苏锦绣分明记得,那家绣坊早在三年前就关张了。这其中必定大有文章。

“母亲,您看这里。”苏锦绣将账本轻轻推到柳氏面前,她伸出修长的手指,指甲轻点着墨迹未干的字迹,神情严肃地说道,“母亲,您瞧,这‘湘绣坊’的绣娘,上个月就被女儿聘入相府了,如今人都在相府做事,又怎么可能还在收相府的账呢?这账目,明显有问题。”

柳氏听闻,脸色瞬间骤变,她的眼神中满是震惊与愤怒。就在这时,一首沉默不语的周嬷嬷,突然“扑通”一声扑到地上,声音颤抖地喊道:“夫人饶命啊!是二小姐说……”然而,她的话还未说完,只听得屏风后传来一声瓷器碎裂的脆响,紧接着,苏玉柔穿着一袭藕荷色的襦裙,怒气冲冲地冲了出来。她鬓边的珠花随着她剧烈的喘息不住晃动,显得格外凌乱。

“姐姐莫要血口喷人!”苏玉柔瞪大了双眼,眼神中满是慌乱与愤怒,“不过是账目有误罢了,何必牵扯旁人?姐姐这般诬陷我,究竟是何居心?”

苏锦绣却不慌不忙,她慢悠悠地展开袖中的契约,那契约上,湘绣坊掌柜的手印鲜红刺目,仿佛在诉说着真相。“二妹妹怕是记性不好?”苏锦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这契约上可是写明了,绣坊停业那日,二妹妹正巧在场呢。妹妹记性这么差,可不好啊。”说罢,她转向柳氏,语气中带上了三分委屈,“女儿原想着母亲平日里为这府中事务操劳,实在辛苦,才私下帮衬着处理一些事务,却不想,竟牵扯出这般事情……”

“住口!”柳氏气得拍案而起,这一声怒喝,震得桌上茶盏里的茶水都泼出了半盏。她怒目圆睁,看着跪在地上的苏玉柔,声音冰冷地说道:“玉柔,你竟做出这等事!你可知,这是何等的罪过?”

苏玉柔被柳氏的怒喝吓得浑身一颤,她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般大颗大颗地砸在青砖上。“母亲,女儿错了……”苏玉柔泣不成声,声音带着无尽的悔恨,“女儿只是见姐姐独得父亲宠爱,心中嫉妒,一时糊涂,才犯下这等错事,还望母亲饶恕女儿这一回……”

“糊涂?”苏锦绣突然轻笑出声,这笑声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却透着无尽的寒意。她从怀中掏出一本泛黄的账册,缓缓翻开,眼神如刀般射向苏玉柔,“那这三年来,相府半数的绸缎都进了苏玉柔的私库,这也是糊涂?周嬷嬷,你说呢?”苏锦绣的目光转向在地的周嬷嬷,字字如刀,仿佛要将苏玉柔的伪装彻底撕碎。

周嬷嬷此时早己吓得在地,身体抖如筛糠,她不敢抬头,声音颤抖地说道:“老奴认罪……都是二小姐指使老奴做的,老奴糊涂,老奴不该听从二小姐的话,做出这等吃里扒外的事……”

整个房间陷入了一片寂静,只有苏玉柔低声的哭泣声和周嬷嬷断断续续的求饶声。苏锦绣望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这不过是相府内宅争斗的冰山一角,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但她己然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将坚定地走下去,守护好母亲,守护好这个家。